欢迎来到 育儿词典网 , 一个专业的育儿知识学习网站!

加入收藏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0-1岁 > 语言心理

语言心理

孩子的“亲密需求”不可忽视

分类: 语言心理 育儿词典 编辑 : 育儿知识 发布 : 04-08

阅读 :582

 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花季呵护中心副主任医师 孔美荣

  子豪今年3岁,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做生意,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才回济南与子豪团聚,子豪是被奶奶爷爷一手带大的。爸爸妈妈因为不能每天陪伴孩子,感到非常内疚,只要他们回到孩子身边,就给孩子买来玩具和爱吃的食品,可是孩子对这些都不感兴趣,好像有心事似的,整天闷闷不乐。细心的奶奶发现,平时带子豪逛街时,若看到同龄小朋友被妈妈拥抱着、亲吻着,子豪总是露出羡慕的神情,并下意识地向奶奶身边依偎。由于奶奶的提醒,在后来亲子团聚的日子里,子豪的父母除了给孩子带各种玩具和食物外,尽量陪孩子玩耍、拥抱亲吻儿子、哼着催眠曲抚摸着儿子的小手小脚哄子豪入睡,子豪从此显得满足而快乐。

  点评:子豪的表现是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爱抚与触摸,而产生“皮肤饥饿”现象。这种饥饿就是孩子对抚摸的需求。皮肤表面对接受刺激有一定的需求,如不能被满足,就会出现“饥饿感”。出生以前,胎儿在母体子宫内被羊水浸着皮肤,那是一个温暖而安全的环境,而脱离母体后,这种被羊水包围的安全感就消失了,所以婴幼儿的皮肤饥饿尤为明显。因此,提倡孩子出生后马上由母亲拥抱哺乳,以便构成良好母婴联结。母婴间的触觉交流,是母子感情信息的传递,在躯体的接触、轻柔的抚慰、温暖地拥抱中,伴随着父母充满爱的表情,婴幼儿才会感觉到安全、温暖、舒服和快乐。在孩子生长发育中被母亲经常拥抱抚摸,长大后往往显得性格开朗、自信心强和富有爱心。

  多年以前,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,把两只假母猴放在铁笼内,其中一只是用柔软的皮毛围箍的没有奶瓶的假母猴,另一只则是用铁丝围箍的怀中有奶瓶的假母猴。然后把一只出生不久的猕猴放在笼里。结果,幼猴长时间依偎在用皮毛裹着的假母猴身上,只有饥饿难耐时才爬到有奶瓶的假母猴身上吃奶,吃饱后马上又回到皮毛假母猴怀里。可见,试验中饥饿的小猕猴宁要可以抚摸的母猴替身物品(一个架子蒙上毛圈织物);而不要食物(裸露的钢丝架上的奶头和牛奶),人类和动物幼时都存在皮肤的感觉需求,这种需求甚至比对食物需求更强烈。所以,作为父母,在孩子吃好、穿暖的同时,千万不要忽视对孩子的亲密抚摸,温柔拥抱。

下一篇:宝宝吮吸手指是坏习惯吗? 下一篇 【方向键 ( → )下一篇】

上一篇:怎样对待10个月的小"淘气" 上一篇 【方向键 ( ← )上一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