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 育儿词典网 , 一个专业的育儿知识学习网站!

加入收藏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1-3岁 > 语言心理

语言心理

孩子不爱惜东西怎么办?

分类: 语言心理 育儿词典 编辑 : 育儿知识 发布 : 11-10

阅读 :340

 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,对一切事物都新奇,由于不懂事,又好奇,他就会有许多不爱惜东西的行为:吃饭糟蹋浪费;玩具乱拆乱毁;到公园采摘花朵;看图书后撕坏等。对于这些现象,有些溺爱孩子的家长,一味随孩子的行为不加制止,听之任之,认为树大自然直。更有甚者为给孩子助兴,参与孩子的不良行为,你撕我也撕;你摘朵红花,我摘朵黄花。这样做是万万不可取的。要知道,孩子的道德意识的形成是在幼儿时奠定的。古人云: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”就是这个意思。在放纵下成长的孩子,首先是非不清,对错不分;其次,浪费粮食以至损毁公物不以为耻,继续下去将是一种道德的堕落,会成为一个损人利己的人,对他的发展极为不利。因此,家长对孩子不珍惜东西的行为不得小视,要认真对待,正确引导。

  建议家长:

  首先要从孩子吃饭浪费粮食的问题抓起,要告诉孩子糟蹋粮食是非常错误的事。讲道理的最佳教材是古诗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请您用生动的而具体的故事表述农民老爷爷播种的辛苦是多么不易,讲清谷物生长至食物的复杂过程。让孩子产生对农民劳动的情感,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。同时还要正确教育和指导孩子爱护公物。要使孩子认识,花的美丽是供大家欣赏的,是美化环境的,不能独自占有,维护公共财产是每个人的责任。通过这些教育树立孩子是非观念,增强责任意识,戒除不爱惜东西的不良习气。在对孩子教育的同时,我们家长要认识到“身教重于言教”,在维护公共利益中给孩子作表率。

下一篇:孩子人来疯怎么办? 下一篇 【方向键 ( → )下一篇】

上一篇:孩子胆小不自信怎么办? 上一篇 【方向键 ( ← )上一篇】